今年上半年,我国国民经济增长9.6%。与此同时,1至6月份我国全社会用电量同比增长12.2%。在经济增速略有回落的同时,高速增长的用电量,造成了2004年以来最严重的“电荒”。特别是5月份以来,华东、华中、华南地区相继出现了“供电趋紧”持续蔓延的态势。在严峻的电力供应形势面前,主管部门及各地政府及时调整应对措施,力争电力稳定有序供应,确保居民安全、稳定的用电环境。
从3月29日起,江西首现“淡季电荒”,赣州、宜春、萍乡等地不少县市限电比例高达35%以上,一些企业甚至只能“开一停六”,很多企业无奈之下只能大力购买柴油发电机组解决电荒问题。除江西外,浙江、江苏等东部发达地区以及湖南、安徽、河北、山西、重庆、贵州等中西部省份也都遭遇了近年来最为严峻的“电荒”。
调电价、集中审批一批火电项目、抑制高耗能产业过快增长、控制煤价涨幅……为应对“电荒”,主管部门频频出招。日前,终有消息称,用电紧张的局面有所缓解。
“用电紧张缓解是暂时的”,国家电网内部人士向记者表示,因为水电发力,华中、华东地区的电力缺口暂时收窄,仅局部地区出现电力供应缺口较大。但该人士指出,随着迎峰度夏高峰的来临,3000万的电力缺口依然存在,电荒局面并未解决,建议急需用电的企业适时购进柴油发电机组以解决燃眉之急。
有关专家认为,电力改革应该坚持市场化定价的机制,应该允许更多的民营企业进入到发电、输电行业当中。尤其是在输配电领域,应该允许更多元的市场主体进入,引入2、3家实力相当的竞争对手,打破电网一网独大的局面。